趁熱吃,別等涼。慢慢喝,小心燙!
多少愛,都在媽媽煮的一碗湯!
內容簡介:
要多少羽毛?才能有一雙翅膀。
要多少滋養?才能向天空成長。
多少希望,多少期望,
多少愛,都在媽媽煮的一碗湯!
本書以一道又一道的「湯」繫起母親和女兒的濃厚親情。媽媽煮的湯,一直陪伴著女兒成長。夏天的綠豆湯、冬天的紅豆湯、幫助考試的魚湯、舒緩工作壓力的蓮子湯……女兒最喜歡喝媽媽的湯,每一口都是流進胃裡的陽光。但是,當媽媽離開了,要用多少思念,才能守住媽媽的湯? 一天,女兒下班回家,打開家門,一股熟悉溫暖的香味緩緩飄來,是誰守護了媽媽的湯?
本書特色:
★
郝廣才與中國插畫家潘麗萍攜手合作。文字充滿詩意、饒富韻律;圖畫色彩清新、筆觸細膩,文圖真情描繪母親與女兒的濃厚親情。
★ 本書巧妙將各種湯的熬煮過程,融入故事,讓孩子對湯的飲食文化有更深的認識。
★
書中出現的九種湯品,都附有手繪食譜。父母和孩子可以依照步驟、一同料理,體會為家人準備一碗湯的真情真意。
★ 依據不同時節與情境,湯也跟著變化。夏天喝綠豆湯、感冒喝香菇雞湯……父母可藉由故事與孩子討論,什麼情況下,適合喝什麼湯?幫助孩子認識各種湯的功效,強化飲食與營養知識。
更多文化繪本請見
▸▸https://reurl.cc/knbDKK
編輯的話:
一碗湯的真情真味
你們家都喝什麼湯?綠豆湯、酸辣湯、香菇雞湯…….這些是我小時候在家常喝的湯。和外面賣的湯不同,我家的湯有「獨門」秘方,例如加了紅豆的綠豆湯、辛辣風味的酸辣湯、滿滿筍子的香菇雞湯…….這些湯是我回憶中「家」的味道,如同本書《媽媽的一碗湯》,煲著溫情的滋味。
故事從女兒的青春期開始,她人生的每個階段,都有媽媽煮的湯陪伴。幫助考試的魚湯、擦去悲傷的酸梅湯、舒緩工作壓力的蓮子湯……女兒喝入口中的是滿滿的營養與愛。即使媽媽離開了世界,湯的味道也永不消逝,留存在媽媽親筆寫下的食譜中。接著女兒成為了媽媽,跟孫女一同守護外婆的湯。
生命有時限,種子萌芽生長結果,最後回歸土壤,但「家與愛」的味道可以傳承,不只在媽媽的食譜裡,更記憶在一代又一代的血脈裡。有形的傳承是湯,無形的傳承是家人的愛;親情有多深,味道就有多濃。故事首尾出現的銀杏樹,也是傳承的象徵。銀杏樹是長壽樹,能活到一千多歲。它生長緩慢,從栽種到長出果實要20年,然後再花20年大量結果,呼應媽媽對孩子無盡的愛。媽媽的湯,灌溉女兒20年,又在女兒身旁守護20年。直到女兒成家有了孩子,才開始體會媽媽對她的愛。
本書的每一道湯,都附上媽媽的食譜。父母和孩子可以照著食譜的步驟煮湯。每個家庭有不同的調味比例,因此食材的份量不會精準指示,煮出來只要是自己家的味道,就是美味的湯。當孩子和父母一起煮湯,他們可以體會為家人準備一碗湯的幸福。書中的湯,是在不同時節與情境出現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,自己家會在什麼時候喝「特定」的湯?例如,喉嚨痛喝梨子湯?烤肉喝酸梅湯?慶祝生日吃豬腳湯?讓孩子思考,飲食不只是味道,更能連結味道與生活的記憶。
《媽媽的一碗湯》不僅細膩刻畫女兒對媽媽與湯的回憶和思念,更引導孩子細心感受食物與生活相繫的記憶與感情。湯,傳遞了味道,也傳承了大至飲食文化、小至點滴回憶,讓家的味道,豐富了湯的滋味。